民謠如同一扇生動的窗口,以其獨特的韻律和歌詞,細膩地展現了當地的人文風情與自然環境,讓聽眾能夠穿越時空,深刻感受到那片土地上的故事與韻味。10月9日,廣東衛視《國樂大典》第四季《跟著國樂去旅行》系列節目走進湛江遂溪,以國樂為媒,解讀一方水土、一方文化。為觀眾們獻上了一場精彩的文化視聽盛宴。而灸手可熱的歌手上上現場演唱的湛江本地原創歌曲《我在角頭沙等你》引起了廣大聽眾的共鳴,獲得滿城喝彩。昨天詞曲作者與上上一起進行了音樂探討。本報記者進行了采訪。
現場演繹情感拉滿 與詞曲作者清唱引人入勝
《我在角頭沙等你》是由湛江日報社黨委委員、副總編輯韓海冰,湛江日報社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許冰進行詞曲創作的,旨在用音樂講述湛江故事、傳遞正能量,助力遂溪草潭鎮“百千萬工程”躍上新臺階。角頭沙風景區位于草潭鎮,是湛江市遂溪縣八景之一,歌曲結合了草潭鎮特有的海濱題材,充分展示了當地的歷史人文、美景美食,用音律之言,帶給聽眾別樣的草潭風光之美。
在10月9日的晚會上,上上演唱的這首民謠上出聲就引起了原創者的眼前一亮,寬廣的音樂聲線和深情演唱,引起現場觀眾的共鳴。到了副歌部分,臺下有的觀眾跟著一起唱,在現場的舞美氣氛烘托下,遂溪角頭沙的沙灘,海鮮,美景美輪美奐 。晚會結束后,還有好些粉絲在等上上,希望與他合影……
10日,在美麗的金沙灣畔,上上與《我在角頭沙等你》的詞曲作者進行了音樂探討,上上謙虛地說,見到作者有點緊張哦,不知自己的版本能否更好地表達。詞曲作者對上上在晚會上的演繹表示贊賞。感謝他的出色演唱。最后,詞曲作者韓海冰用吉他現場彈奏,上上也清唱了這首歌曲,雖然是第一次合作,但他們非常默契,引人入勝,連記者聽得入迷。
詞曲作者韓海冰用吉他現場彈奏,上上清唱《我在角頭沙等你》歌曲片段
詞曲作者與演唱者上上合影
記者現場對上上進行了采訪——
根據場景選擇演繹方式
湛江晚報:大家都很喜歡您的舞臺,在演唱《我在角頭沙等你》之前做了哪些準備?
上上:這首歌寫得很引人入勝,開頭伴著海邊的海鳥的叫聲,潮汐拍打著岸邊的聲音,然后開始娓娓道來,從一個當地青年的視角開始講故事。我在錄音之前特地查了資料,通過圖片、視頻看到了角頭沙這個地方是什么模樣——他們都說是“湛江馬爾代夫”。然后我再結合場景去演繹。
我比較擅長把美聲和流行這些不同的唱法揉在一起去演繹歌曲,形成我自己的一種唱腔,嚴格來說它不屬于美聲,也不屬于流行。這首歌我傾向于用偏民謠一點的方式來演繹。因為之前已經有原唱的版本,我要做出自己版本,所以就選擇了慢慢遞進的演繹方式。隨著情緒的逐漸增強,讓唱腔也做相應的調整,一步一步地把情緒帶起來。
歌詞美背后的景色也美
湛江晚報:結合歌曲以及您看到的視頻,能談談您對遂溪角頭沙的印象嗎?和歌曲的哪一句詞相對應?
上上:印象是特別漂亮。兩邊都是海,中間一條狹長的合水線一直往海洋的深處綿延,有一種直通到世界盡頭的感覺,還挺美好的,就像歌詞里寫的“無論今天,還是走到天涯”。
湛江晚報:這也是您第一次到湛江,踏上這片土地有什么感受?
上上:完美達到預期,不虛此行。現在這個季節來游玩也正合適,沒有特別燥熱,站在沙灘上被溫暖濕潤的海風一吹,心情一下就變好了。大家有機會的話還是要到湛江來看一看。《我在角頭沙等你》確實也是符合當地特色的一首歌,歌詞寫得非常美,歌詞背后的景色也是名副其實的美。這次出行雖然是工作,但是我們非常的放松愜意,有一種度假的感覺。
音樂能激起人們對于遠方的想象和向往
湛江晚報:您認為音樂在推動一個城市的發展有什么樣的作用?
上上:音樂在推介城市方面還是挺有用的。像是今年很“火”的《山東車牌歌》,這首歌出來以后,好多人就知道魯A是濟南,魯B是青島,魯C是淄博,也吸引了一部分人更深入地了解山東,更愿意去山東旅游。
像我小時候聽《在那遙遠的地方》《在那銀色月光下》這些歌,雖然沒去過這些地方,但是對那個地方會有一種想象,想著有朝一日能去一次。聽了《美麗的草原我的家》就想去草原,聽到關于大海的歌,就想往湛江這邊去走一走看一看。歌曲會在聽歌的人心里埋下一顆種子,等到他想著要去哪看一看的時候發芽。未來也會有人聽到《我在角頭沙等你》,然后因此來到湛江。